新冠肺炎:当心气溶胶传播

  • 2020-02-09 14:18:22

目前,能够确定的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在这三种传播途径中,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比较容易理解,气溶胶传播对大家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以下,爱医传递带您一起了解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知识。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气溶胶的产生途径有哪些?

气溶胶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飞沫核气溶胶,打喷嚏、咳嗽、说话,甚至呼吸都可以产生飞沫核气溶胶。

以打喷嚏为例,打喷嚏是一个剧烈的雾化过程,喷嚏的气流速度可达50米/秒,堪比15级台风。喷嚏产生的液滴中,大液滴有上百微米,惯性强、射程远,但是很快就会沉降。小液滴只有几微米,惯性弱,在空气中会瞬间蒸发成为微米级的颗粒,即飞沫核。飞沫核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久,并通过无规则运动到达相对较远的地方。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保护,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与喷嚏、咳嗽、说话相比,患者的正常呼吸是最难预防的。因为患者呼吸的时候,肺部进行着大量、长时间的雾化,并且雾化的颗粒非常小,雾化的颗粒会随着患者呼出的气流进入空气。可见,新冠肺炎患者即使不打喷嚏不咳嗽,也会在呼吸过程中悄无声息地、不间断地释放含病毒的气溶胶,从而造成病毒的传播。因此,确诊和疑似病人必须隔离。

二是粉尘气溶胶,带有微生物的毛发碎屑、物体表面的灰尘等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就会形成粉尘气溶胶。

从气溶胶粒子的大小来看,大于10μm的粒子只能到达鼻咽部;5μm-10μm的粒子能够到达气管和支气管,但是可以被机体清除;0.5μm-5μm的粒子可以到达肺部,并进入身体循环系统,很难清除。



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1.减少外出,避免接触传染源,减少感染机会,必须外出时佩戴口罩。

2.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

4.勤洗手,坚持“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法,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洗手。

5.咳嗽、打喷嚏时手肘弯曲或者用纸巾遮掩口鼻。

6.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不要近距离交流。

7.疑似人员要主动做好隔离,佩戴口罩,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爱医观点

疫情时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大家一定要减少外出,在家里注意个人卫生,爱医传递会持续为您推送有关疫情的最新信息。MORE Health爱医传递会持续为大家带来资讯。关注爱医百科即可获取更多信息。

预约海外医疗服务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你取得联系
选择预约类型
Phone全国服务热线 400-076-3808
爱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