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烟的肺癌患者有更多治疗选择吗?

  • 2021-10-18 14:35:18

不吸烟的肺癌患者有更多治疗选择吗?

不吸烟≠不会得肺癌

肺癌与吸烟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罹患于肺部的癌症,是全球死亡率第一、发病率第二的严重致死性疾病。而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首位。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不易察觉。

肺癌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 气短  
  • 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  
  • 持续咳嗽  
  • 咳血
  •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 无法解释的虚弱和疲劳  

我国从吸烟总人数、烟草产品产量、销售额等诸多角度评价,都可以称得上是烟草大国。众所周知,长期吸烟(包括二手烟)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而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经常要面对的因素,也都属于可能导致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肺癌会在我国频发。

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哪些呢?

  • 室内氡暴露

氡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人体吸入氡后,氡会在体内发生衰变,产生放射性粒子。这些衰变后依旧具有放射性的粒子,就是诱发肺癌的罪魁祸首。石膏、水泥等建筑材料,以及含放射性元素的花岗岩等天然石材,均可能含有氡,从而导致人们受到室内环境中氡的污染和辐射。

  • 职业因素

多种特殊职业接触可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包括石棉、石英粉尘、镍、砷、铬、二氯乙醚、矿物油、二氯甲醚等。

  • 其他可能的因素

营养及膳食、社会心理因素、免疫状态、雌激素水平、感染(HIV、HPV)、肺部慢性炎症等。


人们常说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主要含有哪些有害的成分呢?

点燃一支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很多有毒甚至致癌的物质。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常见成分。

  • 尼古丁:吸烟的朋友们会常说一句话,“烟瘾又犯了”,那么,产生烟瘾的是什么成分呢?对,是尼古丁,也就是烟碱。尼古丁的反复吸食会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血管硬化等。短时间内大量吸入尼古丁会引起呕吐、恶心,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 焦油:焦油中含有很多种化学物,不幸的是,其中大部分都可能致癌或有毒,比如PAHs,也就是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包括上百种高致癌性的物质。德国已将PAHs检测纳入标准,未通过检测的产品无法顺利进入德国市场。焦油可沉积于肺部,时间一长就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肺部炎症,肺泡功能逐渐丧失。


  • 一氧化碳:有毒物,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煤气中毒,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可累及心、脑、肺、肝和肾等组织和器官。


  • 苯:有毒,一类致癌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可引起急性中毒。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长期接触苯,可能损害骨髓,进而造成血液系统伤害,甚至可能导致白血病,如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氰化物(氰化氢):氰化氢可导致急性中毒,患者呼出的气体中会带有明显的苦杏仁味,人体在轻度中毒时会有胸闷、心悸、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重度中毒时患者则会陷入深昏迷状态,有阵发性抽搐、强直性痉挛等表现。


  • 重金属:如铅、镉、钋-210等。铅属于蓄积性中毒的重金属污染物,神经衰弱是铅中毒早期的常见症状。含镉气体一经吸入,可导致呼吸道症状,而经口摄入镉则可致肝、肾症状。钋-210是一种极毒性放射性核素,烟叶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钋-210,它可以经过吸烟途径进入吸烟者体内,在肺组织中蓄积。


不吸烟就不会得肺癌吗?不是的!

不吸烟也是有可能得肺癌的。根据美国的研究数据,大约10%至15%的肺癌患者从不吸烟,而在亚洲部分地区,推测不吸烟患者的比例可能高达40%。


吸烟与不吸烟

不吸烟的肺癌患者跟吸烟的患者有区别吗?当然有!

基因突变数不同

今年9月30日刚刚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就分析了160名没有吸烟史的肺腺癌患者的肿瘤基因特征。 研究人员收集汇总了这些无吸烟史的患者数据,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对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吸烟者的肺肿瘤中基因突变的数量是不吸烟者的10倍。“既往的大多数肺癌基因组研究更倾向于针对有吸烟史的患者。”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Ramaswamy Govindan教授,也是这篇研究论文的作者解释到,“吸烟会导致肿瘤细胞的特征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患者曾经吸烟或大量接触二手烟的迹象”。而根据肿瘤基因的突变特征,也可以反向证明这160名患者确实不吸烟。


驱动基因比例不同

什么是驱动基因呢?

驱动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扮演的角色,可以理解为司机,一旦“肿瘤”这辆大车上发现了可以驾驶它的司机,“肿瘤”就可以在驱动基因的驾驶下开始一路飙车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驾照会开车,像驱动基因这样的司机也不难找。尤其是在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驱动基因的比例高达87%,EGFR基因,也就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其中占比较高,因此EGFR也是在既往肺癌治疗中较常选用的靶点。由此可见,驱动基因就是肺癌治疗药物靶点的选择方向。而吸烟患者肿瘤细胞中发现的驱动基因比例仅占一半左右,远不及不吸烟患者。不吸烟患者肿瘤细胞中基因突变数量虽然没有吸烟患者多,但有用的驱动基因占比却比吸烟患者高,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对本篇标题中的疑问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根据新的研究结果,由于不吸烟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发现的驱动基因更多,因此,未来通过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活检,更容易发现和明确驱动基因,寻求相应的靶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疗。

不吸烟的肺癌患者还有什么遗传学上的新发现呢?

A.未发现明显的遗传易感性

只有7%的人在出生时出现了增加患癌症风险的遗传的或随机产生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的基因约有60%在女性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发现,40%在男性中发现。一般来说,癌症在男性中更常见,但肺癌在不吸烟的女性中更常见,目前尚未研究出这一现象的原因。Govindan教授认为,可能还有其他导致癌症易感性的遗传基因未被发现。

B.缺乏免疫细胞或免疫检查点分子

研究还阐明了不吸烟患者的肿瘤免疫特性与吸烟的肺癌患者不同,从不吸烟的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中很少能发现免疫细胞或免疫检查点分子,这个发现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不吸烟肺癌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反应不佳。

名词释义: 

a.遗传易感性: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有的人得了肿瘤,有的没有,因为不同的人的遗传基础不同,导致患病的风险不同。基因决定遗传易感性。

b.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指PD-1、PD-L1、CTLA-4等抗体药物,包括久负盛名的O药(纳武利尤单抗)、K药(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等。免疫检查点可以理解为肿瘤通过巧妙地伪装自己,从而逃脱被免疫系统追杀的一条通路;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抗肿瘤药物,则可以堵住这条免疫逃逸的通路,让机体的免疫系统重新识别肿瘤细胞,成功完成锁定和捕杀。



关注 MORE Health,关注新医药资讯。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在漫漫人生路 

上遭遇了癌症、罕见病等疑难危重疾病,需要向国际各领域的医学专家求助的话,建议您联系我们——MORE Health(爱医传递)。

预约海外医疗服务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你取得联系
选择预约类型
Phone全国服务热线 400-076-3808
爱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