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患者生存现状

  • 2019-10-12 17:00:00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当一纸癌症诊断下达的那一刻,曾经鲜活而充满朝气的生活会被瞬间拦腰斩断,人生进入到慌乱无序的状态。

过往的正常生活,还回得去吗?

近日,《2019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主要从“身体——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健康状态和需求缺口探索了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生活情况。


1、痛


《白皮书》指出,大多数中晚期癌症患者都会承受癌痛的折磨,有56.50%的患者出现不等程度的疼痛。

疼痛有10个等级的划分,医学上认为顺产生孩子的疼痛可达10级,多数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评级可达到7级以上。但生孩子的疼痛是短暂的、一过性的。而癌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如果不加治疗会越来越痛,不但折磨人的身体,对意志的打击也是致命的。每一次疼痛加剧,都会使患者失去治疗和生活的信心,狂躁、抑郁随之而来。研究显示,有近25%的癌痛病人有严重抑郁症,是导致自杀倾向的主要动因。


那么,癌痛该如何对抗呢?

为合理的止痛治疗,198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在过去的33年中,这“三阶梯止痛”原则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对癌痛控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阶梯”方案,简言之,就是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阿片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非阿片类药物加上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若仍不能控制疼痛或疼痛加剧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

WHO于2019年1月正式推出2018版癌痛指南。新版指南不再强调“按阶梯给药”轻度疼痛仍推荐以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为主,而如果开始就是严重的、中重度疼痛,则不需严格按照三阶梯原则进行“爬”阶梯给药,以避免延误治疗。欲了解更多癌痛管理内容,点击下方传送门👇


2、苦


根据《白皮书》调研结果,36.27%的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8.42%的癌症患者担忧家庭压力,有13.21%的患者表示在近一周内有自杀倾向。总体来看,睡眠障碍、家庭压力和压抑是癌症患者三大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癌症的确诊、癌症本身和治疗等原因均可导致患者心理痛苦。这种痛苦与抑郁心理严重影响治疗和预后,使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降低,并可能诱发肿瘤的复发、转移、恶化等。通过各种方式消除患者身体及心理的不适,让患者保持无痛苦的状态,可以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一定要重视对癌症患者心理症状的治疗。

对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不能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医生,而需要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和社会有关人员的密切配合。有研究表明,最能影响病人心理的是主管医生,因为主管医生是对患者的病情最了解的人,是患者在医院最信赖最亲近的人。另外,家属的作用也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家属无微不至的关怀可给病人以安慰和希望,可缓解病人的孤独感。当然,亲戚朋友的鼓励也有助于增强病人的信心。由此看来,在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中,建立医生、家庭和社会相配合的支持体系很有必要。


3、难


癌症患者在社交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白皮书》显示,超72.12%的患者表示需要康复指导,52.24%的患者需要心理辅导服务,需要病友交流互助的患者占54.55%,均占受访患者半数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癌症患者面临的社交难题。

调研中,有近八成的受访患者加入了不同形式的患者组织,这些受访者几乎全部认为,参与患者组织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超九成的受访患者至少使用过一个医疗相关app或者关注至少一个医疗类微信公众号。

《白皮书》进行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更多地加入线上或线下患者组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心态整体上将会呈现向好的趋势。因为患者们在疾病、治疗、康复、精神状态等方面会有很多相通的东西,他们愿意互相交流倾诉,而且这种交流能让彼此受益。群体抗癌能形成抱团取暖,实现榜样激励,通过分享和传递“正能量”改变患者原有的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在同样的治疗条件下,参与群体性抗癌有望获得更好的疗效。


总之,身体痛、内心苦、社交难是肿瘤患者面临的普遍问题。

但是在社会的关注和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肿瘤患者的生存现状将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预约海外医疗服务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你取得联系
选择预约类型
Phone全国服务热线 400-076-3808
爱医传递